記者 | 孫梅欣
編輯 |
作為首批登陸北交所的三家家居企業之一,龍竹科技在開盤首日就宣布要購置土地和房產。
11月15日,北交所開盤,當天剛剛登陸北交所的龍竹科技,發布公告稱,將以1488萬元價格,購買位于上海靜安區共和路的一間辦公房產,面積共計265.21平方米。
同時,龍竹科技還計劃以1200萬元價格,通過“招拍掛”方式,在福建南平市建陽區購置一宗168畝的工業用地使使用權。
公告稱,上海房產的購置是計劃在上海建立品牌運營中心,加強品牌建設同時,也推進在國內和歐美市場,以竹吸管為主的竹快消品業務的發展。而在南平購置的工業用地,將用于建設竹吸管材料中心,預計建成后廠房面積達12萬平方米,吸管年產能預計達50-100億支。
對于購置資金,龍竹科技表示,兩項資產均使用自有資金購置,不涉及募集資金。
龍竹科技原名龍泰家居,2010年4月成立于福建南平市,主業是從事竹家具、竹家居用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等業務的外貿出口型股份公司。從公布的業績來看,宜家是他們第一大客戶,宜家出售的竹制餐具等,均來自這家公司。
2014年,當時成立僅4年的龍泰家居在新三板掛牌,成為了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掛牌上市的竹制品企業,同時也是南平市第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公司實控人為連健昌、吳貴鷹夫婦,連健昌任公司董事長。
根據龍竹科技今年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兩人分別持有公司21.56%和13.13%的股份,是標準的“上市夫妻店”模式。
盡管從公司主業和產品來看,公司主要還是以制造業為主,但在2020年11月,公司還是從原本的”龍泰竹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龍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在當年12月更改了公司證券簡稱為“龍竹科技”。
在更名公告上龍竹科技稱,會開拓竹板材及其它竹木產品的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銷售及項目整體解決方案,以及竹材研究及其改性,拓寬竹材應用領域,進入建筑裝飾類等領域等,以及生產一次及多次使用的竹快速消費品的研發、生產等。
也就是在同一時間,龍竹科技還將公司的經營范圍,從原有的竹家具、竹家居、竹建筑裝飾材料等開發、加工及銷售,拓展到包括木竹材加工機械、智能基礎制造、銷售,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制造,以及機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銷售等范圍。
而在資本市場,龍竹科技也很會“拔得頭籌”。在2020年7月的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精選層敲鐘開市時,當時還是龍泰家居的龍竹科技,就作為全國首批新三板精選層企業之一,就公開發行股票并掛牌精選層上市。
而在此次北交所首日開始,龍竹科技又作為首批企業登陸北交所。由于北交所的戰略方向是“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連健昌在北交所上市后公開表示,認為“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北交所,是更具創新心和包容性的資本市場平臺”。
不過,從龍竹科技在北交所交易的幾日情況來看,股價表現并不理解。
11月15日開盤當天,以24.87元/股報收,當日跌幅為7.89%。截至11月18日收盤,股價已經跌至23.41元/股報收,跌幅為0.17%,較15日前一交易日(11月12日)27元/股的收盤價,已經下跌3.59元/股,總市值浮虧超過4.12億元。
龍竹科技今年公布的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1-9月。公司營收2.4億元,同比上升13.76%;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為5061.5萬元,同比上升17.6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后凈利潤4277.4萬元,同比上升6.0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057.3萬元,同比上升9.98%。
從規模上看,龍竹科技并不能算規模型的家居企業,而另一個比較顯著的經營問題是,企業的第一大客戶過于集中。
盡管聲稱和很多國際知名品牌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但從2011年開始就作為宜家供應商的龍竹科技,一直和宜家緊密綁定。
龍竹科技今年的半年報顯示,公司第一大客戶宜家所占銷售比例,已經上升為90%,對單一大客戶的依賴度極高。
公司稱,受限于產能規模,公司采取優先向優質客戶交貨策略,導致公司銷售客戶集中度較高。但如果宜家受宏觀經濟變化,產能政策調整以及進出口貿易政策,自身經營情況等不利因素導致與公司的業務合作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會對公司業績和銷售帶來不利影響。
龍竹科技計劃在上海成立市場開發部,一方面拓展國內市場,一方面成立跨境電商,增設向國外消費者直銷的線上銷售模式。
或許正因為如此,龍竹科技才開始更積極的買房買地。但是否真的能夠通過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直銷方式,擺脫對單一大客戶的高度依賴,并且能真正展現“科技”含量,仍需要市場和時間的長期驗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