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裝修案例 >

在武漢新洲這座家居城隨拍90年代風街景 老建筑寫滿光陰的故事

老建筑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特殊遺留,往往能代表一個階段城市生活的風貌,與中心城區比較,很多郊區的老建筑遺留的時間相對更長,成為年輕人打卡隨拍的好地方。常年生活在湖北武漢,對這座城市有所了解,也發現了城市各個地方的老建筑,像在遠城區新洲陽邏開發區境內,就有一座很特別的永生家居城,它里面的建筑布局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老房子斑駁不堪,雜草叢生,寫滿了光陰的故事。

這座叫永生家居城的位置,處在陽邏開發區陽光大道上,全稱為武漢和平大世界陽邏永生家居城。從名字可以看出來,家居城與武漢和平大世界家居有關聯,并且由于同在武漢,所以存在一定的知名度。而熟悉家居行業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或者見到),這個行業的銷售賣場一般都需要巨大的門面和商鋪,因為家居本身包含的范圍和物件繁多龐大,加上類似超級賣場的性質,家居城的占地面積,包含倉儲、門面和銷售服務中心組成的是超大的綜合商業體。建在陽光大道上的這座永生家具城就是此類性質,它從陽光大道的側面開一條小路,延伸進去之后才屬于家居城的入口。

從周邊布局來看,永生家居城入口所在的陽光大道,熱鬧繁華,高大商業樓盤和商鋪數不勝數,與武漢城區的面貌無異,但走進小路里,穿過大樓之后,里面的景致反差就大了。首先是路兩邊的矮樓,雖然統一規劃和裝修,但樣式陳舊;而最前面的家居城大門,居然被一排行道樹遮掩,只有中間一面墻壁,空出“永生家居城”幾個鋁合金門牌,低調且深邃。走到大門里,才發現,與外面的靜寂比,里面還是很熱鬧的,至少門面和商鋪入駐有做生意的,各個檔口燈光通亮,與其他賣場沒有不同,連成一排的公共過道,成為顧客聚集商討的市場。


原以為這樣的熱鬧會持續遍布,可走過拐出家居城的正面,來到兩側的小路上,整個環境幡然逆轉。最主要的在于,側面小路上的建筑是老舊的狀態,類似于無人打理,完全廢棄的樣子。映入眼簾的是路邊的第一棟房子,面積超大,一看就是倉庫的外形,高度只有一層,帶著復式構造,底下是大門,半中間是窗戶。外墻上爬滿藤蔓,初冬時節里枯死發黃,僅有的幾塊宣傳牌也老化脫落,上面標注的信息有座機,還有傳呼機,瞬間將年代感往前提了幾十年。廣告牌招租,大型倉庫,年久失修,是廢棄廠房的標配,很難想象這種90年代的建筑會在一處城區熱鬧的家居城的背后。


向前走到這棟廢棄倉庫的另一頭,發現建筑的布局是軸對稱結構,這邊的樣子也是大門加中間的窗戶,不過大門敞開了。門外的空地被開墾成菜圃,種了果蔬,徑直走到大門里的水泥過道破敗不堪,地陷明顯,大門里面則是漆黑一片,典型的小黑屋。將時光往前推30年,這樣的大型倉庫,位于城區,一定是招租的熱門地,租金不便宜,生意興隆。開貨車和小車來提貨的人,必定排著長隊,那種熱鬧令人難忘,與今天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

走到舊倉庫的東邊,是一個轉口,這里還存留一段圍墻,本以為也是荒地,但開著一道門框,走進去一看,原來是一所駕校。招生的宣傳牌,繳費的小板房,還有幾輛教練車,幾個訓練駕駛的輔助道具,設施齊全, 就是環境簡陋。由于此地地勢稍高,站在上面看到四周的布局,呈矩形分布,擠在一片生活區里。生活區外圍是單元樓,很有規則空出界限,建好了圍墻,騰出的空地就成了家居城的范圍。由此也能猜測出,這樣的圈地布局,就是曾經的項目爛尾,合作泡湯,才會在城區“空出荒地來”。


繼續走到矩形區域的另一個地方,印證了這個猜測,這邊有一排矮樓,類似單元樓的顏值,只不過被圍墻堵死。單元樓狀態老舊,圍墻也快要塌了,因為本身就是一塊臨時搭建的,上面幾個紅圈的“拆”字極其刺眼。拆遷在這里應該已經進行,或者完全結束,畢竟此地已經沒有人生活的痕跡,而空地殘存,唯一的解釋便是建設項目因為某種原因被迫中止,無人接盤下,這塊城中區的荒地就此定格在90年代,并一直持續到今,類似情況在城市里比較常見。

繞行矩形空地快要出來的時候,看到最北端的對面有一棟水塔建筑,高度有限,紅磚墻外壁,還有標志性的弧形水泥桶頂端,這大概是八九十年代里大中城市里最普遍的人工設施了。水塔的存在,也說明這一塊在幾十年前是單位大院生活區,查看地圖,發現附近確實個棉紡小區,一一對證了。再看老建筑和家居城,雖然現在還是一半熱鬧一半廢棄的狀態,可狹小的空間里,那些雜草和斑駁的磚墻,寫滿了歲月的故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