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的“白木家具”是個什么東東?》
轉學習資料:
古典家具的用材十分豐富,概括起來可用黃、紫、紅、白來歸類。黃即黃花梨,紫即紫檀木,紅有花梨、鐵力、雞翅、櫻木等,白為除上述以外的淺色質地的木材。 白木家具,在北京稱“紫木家具”,與硬木相比,又可叫“軟木家具”。白木家具是個泛稱,從制作工藝來講,它包括了髹漆與不髹漆兩個大類。不髹漆的以磨光打蠟與“揩漆”為主。髹漆的可分為紅漆家具與漆器家具兩大類。
從家具木材來講,有硬質白木家具與軟質白木家具,硬質白木家具中的木材主要有椐木、榆木、銀杏木、楠木、柞針木等,軟質白木有松木、杉木、椴木、柏木、香樟木等。前者主要用于不髹漆家具的制作,后者常用作髹漆家具的材料。作為白木家具收藏,主要是指硬質木料的明清時期的家具。
在挑選明清白木家具收藏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年代。明清時期的白木家具絕大多數是民間鄉村用器,但在存世的舊家具中,不乏有文化人士及小康家庭的家具,特別是那些早年份的東西,一般要在清朝以上,存世量不會太多,尤其是造于明朝的更少,這些家具通常為黃花梨做工,有其收藏價值。其次,材質工藝。木材以楠木、核桃木為上乘,銀杏木與椐木次之。
工藝要簡潔,打磨要到位。再次,品類要精。書房家具為最佳,書案、條幾、椅凳皆可,品類越奇越佳。所收家具以小型為主,切忌大型家具,如大櫥柜、大案幾、撥步床等,這些大家具在博物館有展示功能,但個人收藏意義不大。再其次,完整。所收藏的家具一定要完整,框架要完整,面板要完整,適當作修復可以,否則,價值不大。
收藏明清白木家具,還有一個價值,那就是明清時期的白木家具的銅飾件很有欣賞價值,那些面頁、合頁、鉸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大多用白銅鑄制,光亮熠熠,造型千姿百態,或花卉,或動物,或吉祥物,其上還會鐫刻著漂亮的紋飾,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而這一切常常是硬木家具所不具備的。
(北京匠王紅木技術研究院培訓資料)
2016.7.27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