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發布了2017年度南京城建城管計劃,推行數年的垃圾分類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而家具的分類及回收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南京市區的家具分類已進入正軌,但是南京周邊的區鎮的情況卻不樂觀,今年大件垃圾的處理問題尤為突出。在此背景下,南京林業大學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綠茴”暑期社會實踐小組對于南京市溧水區、揚州、泰興和宜興的廢舊家具回收情況進行了調研。
在調研中,發現廢舊家具的回收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收買廢舊家具的小販,和環衛工人;二是網絡二手轉賣平臺;三是政府購買服務的大件廢舊家具資源回收中心。而在基建條件還不發達的地區,主要還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方式。還有68%的市民表示,有了廢舊家具不知道怎么處理就直接丟棄,甚至有一部分市民將木質的家具拆分當成柴火燃燒。走訪多個小區后發現,舊家具回收正在成為城市居民的難題。在不少小區的垃圾桶處,可以見到被隨意丟棄的舊家具。“舊家具回收賣不了幾個錢,常常會有業主把舊家具扔在垃圾桶處,這樣我們也沒辦法處理,只能上報環衛所找車來拖走,費時費力。”一名小區環衛工人說,“而且有人還把廢舊的家具人在樓道里,堵住路了還會有人投訴我們,我們也沒辦法那么快處理,讓我一個人搬也搬不動。”大件垃圾如果直接丟棄,會增加物業和環衛工人的工作,而直接燃燒也會造成空氣污染。
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市民們在處理廢舊家具的時候也有心無力,可以賣出的家具賣價太低,要丟棄的家具更是不知道該往哪里丟,普通的廢品回收站又處理不了廢舊家具。如果要建設統一的大件廢舊家具資源回收中心,勢必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現有住宅小區由于歷史原因,在建設規劃當初沒有預留地方用于建設固定的回收站點。怎樣做到回收點能夠服務大眾,又能夠規范整潔,也是一大問題。而在鄉村地區,這樣的回收點建立就更難了,如果不提供“上門服務”,他們寧愿把廢舊家具當柴燒。
更加需要重視的是意識,在基建成熟的基礎上,在大件家具處理中心建立好后,怎樣調動市民的積極性,讓市民參與進來,了解廢舊家具處理的流程,怎樣處理才是對環境和生態是有利的。如果正確處理廢舊家具的觀念能夠普遍留存到廣大的村鎮中去,也是對生態文明建設不可多得的助力。
采訪中,大部分的市民表示支持政府構建資源回收中心,但是還有很多市民對資源中心是否能夠實行表示沒有信心,認為地理位置偏僻的村鎮執行力不夠,并且如果宣傳力度不夠,市民根本無法了解具體的回收流程,回收中心也就會成為擺設。有一部分市民甚至對垃圾分類和大件垃圾的分揀一點了解都沒有,也不關心。
有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家具以舊換新政策,根據家電以舊換新的經驗,能額外拉動約15%的終端消費,按額外拉動10%來估算,那么政策實施后一年內預計將拉動家具消費五六百億元。如果說政府能夠牽頭,結合企業,增強宣傳,發揚群眾的力量,那這一部分龐大得到資源就得到充分的利用。
這一次社會實踐可以說是收益良多,在提倡生態文明的今天,生態環保的理念有沒有真正的深入群眾,是我們這一代林業人應該深思的問題,為此我們也在作出努力,希望能夠結合我們的專業知識,在發現廢舊家具回收與利用中的問題后,提出解決的方案,并且將生態理念深入千家萬戶。盡管在就家具回收商確實問題良多,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存在諸多疑慮,但是這一次的調研中我們也得到了很多市民的鼓勵和支持,也讓我們在以后的社會實踐中增添了信心,希望我們的努力不要再讓廢舊家具成為“燙手山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