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紅木家具行業里有一種說法是:“紅木家具是會呼吸的,是活得。”相信很多使用過紅木家具的木友都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家安靜的時候偶爾聽到家具發出幾聲“pa”的聲響。對此,很多木友產生疑問,這樣的表現是不是就是代表著紅木材質不夠好?還是其它地方有什么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紅木家具剛買來時發生爆裂聲是很正常的現象,并不影響使用,過一段時間便會逐漸消失。那這是為什么呢?木材剛砍伐時有很多水分,在做成家具的過程中會有烘干程序,烘干后水分大大減少,但由于四季干濕的變化,水分又會增加或減少,而古典家具成器是通過榫卯來連接,所以在家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溫濕度變化會一定程度上引起榫卯結構的自我調整,從而發出聲音。
但近年來有些廠家看消費者不懂,添油加醋,宣稱自己的產品是什么不變形不收縮的無縫工藝,其實就是工業煮蠟!在開料后把木材放入蠟中熬煮,在浸泡和熬煮的過程中,木材中的水分和油脂就被抽離出來,取而代之的是蠟滲透到木材內部,從而改變了原木的本性。煮蠟后蠟的滋味掩蓋了木頭它原本天然的味道,這種滋味久不退散,使木材缺少質感,也使原本的榫卯結構變得脆弱。
更有一些不法商家“魚目混珠”,將一些次品的的木材上色,比如把非洲花梨冒充緬甸花梨,南美酸枝能夠假扮成老撾酸枝。一般煮一次木材就要耗費兩百斤的蠟,往往一些廠家為了控制成本,用的是工業白蠟,工業白臘一般從石油直接提取,提取過程中會吸收很多的化學物質,如常見的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和稠環芳烴。人體攝入過多的白蠟,還會造成腹痛、腹瀉等腸胃疾病。
所以說不必聽他人忽悠了,木頭正常烘干就能夠了,傳統的烘干法一般是需要半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這樣堅持了木頭天然的賦性。木材的形成是吸收二氧化碳、固碳并釋放氧氣的過程,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調節室內的溫濕度,調整人的心理感覺,這是大自然經長期演變進化賦予木材并賜給木材人類最完美的特性。而紅木“煮蠟”急于求成三四天便完成了干燥,試圖將自己的意愿賦予自然萬物,完全就是一個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