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雖然是席坐時代,但有高家具發展的趨勢,規模初具的桌子準備迎接垂足坐時代,漢代人席坐,并不使用桌子,普遍使用短足的案來起到桌子的作用。
東漢?桯上右側置書案情景 壁畫局部
供貯藏用的家具是廚和匱。《論衡?感虛篇》又《是應篇》都說燕太子丹質秦求歸時,秦王提出的條件中有:“廚門木象生肉足,乃得歸。”其所謂廚,當指貯物之廚。西周青銅方鬲之座常在正面設兩扇門,門上鑄出守門之刖者。此風或為廚所沿襲,廚門上亦飾有刖者木像,故言“生肉足”。
東漢?廚 壁畫圖案線圖 遼寧遼陽棒臺子屯東漢墓
《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嘗以一廚畫,糊題其前,寄桓玄。”亦應是這類廚。遼陽棒臺子屯東漢墓壁畫中有大廚,廚頂作屋宇形,一女子正開廚門取物,可見其中貯有黑色之壺。
打虎亭1號墓北耳室的庖廚畫像中有同樣的大廚。《廣韻?上平聲十虞》:“?,帳也,似廚形也。出陸該《字林》。”可知廚形似幄帳,正與上述畫跡相合。日本奈良法隆寺所藏7世紀制作的玉蟲廚子,廚頂仍作屋頂形,還沿襲著這一制度。
東漢?大匱 畫像石拓片局部 「大匱」 山東沂南古畫像石墓
與廚相較,匱則用貯存較貴重之物。《楚辭?七諫》:“玉與石其同匱兮。”《漢書?高帝紀》:“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均可為證。沂南畫像石、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有其圖像。
東漢?陶匱 線圖 河南陜縣劉家渠漢墓出土
陜西西安、河南靈寶與陜縣劉家渠漢墓中且出陶匱。西安出土的陶匱中尚存五銖錢35枚。這些陶匱之寬窄高低的比例頗勻稱,直到唐代,其造型仍無多大變化。
漢代陳設符合生活習慣,既實用,又典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內容整編自:孫機《漢代家具(下)》《紫禁城》2010年8月刊,感謝作者及雜志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