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楊曉冬 王新月 文/攝)當下不少年輕人或是因為性價比高,或是出于情懷追求,傾向購買二手貨。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破萬億,90后成為閑置交易的主要人群。為什么年輕人會喜歡“二手物品”?
日前,現代快報記者通過探訪線下二手市場,采訪了部分二手交易平臺買家、賣家發現,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他們更在乎能否用最低的成本淘到最好的東西。除了購買各種“高性價比”的二手物品外,他們還會將自己的閑置物品流轉出去“賺錢”。
【線下】
二手家具市場,床和衣柜賣得最好
相較于全新的商品,二手商品在價格上有優勢,同時保養良好的二手貨在質量上并不遜色多少。
現代快報記者在某二手家具市場碰見了前來選購的90后徐女士,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最近買了不少“二手貨”。徐女士家里最近在裝修,由于著急住進新家,可是擔心甲醛問題,于是她打起了二手餐桌的主意。此前,二手地板、二手衣柜等都已被她收入囊中。
對于二手物品,她有自己選購的標準。“首先成色要好一點,最好是那種裝修了五六年,家里要翻新需要出售閑置物品,這種成色既不會太舊,即使有甲醛也散得差不多了。”不過好的二手貨可遇不可求,徐女士經常線上線下一起淘,看好時機后入手。
現代快報記者在二手家具店鋪內看到,桌椅、衣櫥、沙發等家具堆得滿滿當當,中間只有一條窄窄的過道供顧客挑選。賣家具的葛先生告訴記者:“顧客主要有房東、二房東、中介等,其中,二房東基本都是年輕人,他們在轉租前需要簡單地布置房間。床和衣柜賣得最好。”
二手3c產品,低成本“玩轉”不同設備
據了解,在二手交易物品中,3C產品占比較大。3c產品指計算機類、通信類、消費類電子產品,如電腦、手機、數碼相機等。根據今年年初萬物新生大數據研究院對外發布的《2020二手3C消費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二手3C消費群體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七成,男性消費者占比達到78%。
位于珠江路的百腦匯有不少店鋪回收或銷售二手產品,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其中的多家店鋪。
“我們每個月能賣出幾百臺相機,二手的多一點,主要的消費群體在15歲-30歲范圍內,20多歲的比較多。”某二手相機店的運營人員鐘先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店內相機主要分為數碼相機與膠片相機,購買數碼類的多是出于工作需求,購買膠片類的多是出于興趣愛好。
“我們店里很多相機都是來源于顧客,再賣給顧客,形成了一個循環。新手拍照從入門級設備開始,隨著了解增多,設備就要升級換代了。還有一些顧客由于工作原因,可能之前需要拍照片現在要拍視頻了,也會把設備拿來置換。二手的產品不僅可以讓顧客通過更低的成本了解到不同型號設備的優劣點,還可以通過低成本解決自身需求,‘玩轉’不同設備。如此高的性價比,何樂而不為。”鐘先生說。
二手包、二手書……買的是情懷和故事
除了高性價比,一些二手貨自帶的“復古感”和“故事感”也捕獲了年輕人的心。比如一些二手包,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中古包”。
在南京市玄武區的一家中古包店,記者看到某品牌不同款式的包排列整齊。店主高女士稱,店里的顧客大多為年輕人,年齡在27到35歲之間。“中古包店有一些絕版的包,或者經典的款式。買中古包可能買的還是一種情懷和復古感。”她表示,盡管有些專柜會對包型進行復刻,但是中古包特有的年代感、手工感是專柜買不到的。
在社交平臺豆瓣上,“你和二手書之間的故事”的相關話題,有近800篇內容發布,瀏覽量超過500萬。和批量生產新鮮出爐的新品不同,舊物背后的故事讓它們更顯獨特。有網友說,喜歡舊書,是因為書里的內容是一個故事,書籍本身也是一個故事。閱讀時,會發現之前的讀者在書里的標注和寫下的心得體會,未嘗不是一種意外之喜。
【線上】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流轉閑置避免浪費
蔓蔓(化名)自2019年開始喜歡漢服,“近三年來,我花了四五萬元買漢服,現在漸漸又不喜歡了。”她告訴記者,之前購入的漢服會選擇放在某網上二手交易平臺,低價賣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蔓蔓明年準備搬家,覺得當前自己的東西太多,搬家會很麻煩,她還會繼續將一些閑置物品放上網。
現代快報記者在一個二手交易的微信群中發現,不少群友將自己不需要或者閑置的東西低價賣出,大多是衣服或鞋子,而且不少物品很快就有其他群友詢問相關的具體細節。
記者注意到,該微信群內有近500位群友,基本每天都在更新二手物品的信息,“閑置”“全新、吊牌還在”“只穿過一次”等描述隨處可見。一名來自沈陽的群友想轉手茶幾,他說:“當初2000元購入,現在400元出。因為客廳空間小,大茶幾占地方,想換個小點的。”
二手交易市場逐年擴大,年輕人是二手交易主力軍
隨著“互聯網 二手交易”的二手交易平臺近年來發展迅速,我國二手平臺交易規模及用戶連年高速增長,用戶活躍度和公眾認知度不斷提升。
今年9月,國際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聯合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布的《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從2015年約3000億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萬億的市場規模,閑置物品交易的范圍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品類,預計2025年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將達到接近3萬億的市場規模。同時,報告顯示90后是閑置交易的主要人群,特別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活躍占比更為突出,年輕人成為了消費主力。
根據江蘇省消保委今年發布的《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顯示,通過對閑魚、轉轉、閑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等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調查顯示,中青年是二手交易平臺的主要群體,占比77%,年齡分布在18-35歲之間,近六成消費者選購二手物品時關注產品新舊程度。
但江蘇省消保委也表示,隨著二手交易市場發展壯大,二手交易平臺存在的假冒偽劣、虛假宣傳、詐騙等亂象屢禁不止,二手交易貓膩多,消費者在選擇二手交易平臺消費時,應當盡可能保障自身合法權益,避免踩“坑”。
對于奢侈品、數碼產品等貴重物品,不少專業人士建議前往實體店購買,有時通過視頻、照片,無法充分了解二手物品的成色、細節,在電商平臺進行二手交易時,需要萬分小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