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牀”字早見于甲骨文,《北山》中關于床的記載:“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這句大意為有人在床榻上休憩,而有人卻在不停奔波。床,作為人們小憩或睡眠的家具,經過千百年的演化,形成了諸多風格與款式。它不僅成為了一種睡眠必備家具,也是主人品位及家居裝飾格調的體現。
而在諸多形態的床中,唯覺拔步床最為浪漫。為何說這拔步床最為浪漫呢?且看上圖,精雕細刻,美輪美奐的描金工藝,再配以紅色帷帳, 試想在此床上安睡,給人喜慶及奢華享受。
拔步床,又稱為八步床,是古典家具中體型最為龐大的一種床。在《魯班匠家鏡》中關于拔步床被分為兩款:大床和涼床。大床是大型的拔步床,等于一間上有房頂,前有走廊,后用板墻圍成的小屋。而涼床則是比較透風涼爽,床頂由木框造成,便于安掛蚊帳。與四壁有如小屋、上頂由木板造成的大床不同。拔步床的獨特之處,是在床外增加了一間“小屋”。床下安放平臺,平臺四角立柱,鑲以木質圍欄,有的還配以窗戶,使得床前形成一個回廊,回廊中可安置一腳踏,兩側安放桌、凳等尺寸較小的家具。在床前掛帷帳也是為營造一個安全且幽靜的空間,以備給主人提供更好的睡眠環境。
拔步床產生于明代晚期。進入民國后,這種床仍然在江南一帶的富庶家中使用,所飾多吉祥圖案及歷史典故。硬木拔步床,工料繁浩,又因體積大,生活一有改變,便容易被拆毀,故傳世甚少,過去北方也不多見。至于南方民間,尚有用此種大床的習慣,不過所見到的,有用櫸木,有用一般木材,上施髹漆制成,年代有的晚到清晚期。
在古代也只有有錢的大戶人家才用得起這種床,并且逐漸演變成一種社會地位和家族財富的一個象征,就像現代人以豪車展現社會地位一樣。在《金瓶梅》中,西門慶為李瓶兒購買的“螺鈿敞廳床”(拔步床)要價60兩,而當時買兩個丫環,一個5兩,一個6兩。迎娶潘金蓮時,西門慶花了十六兩銀子(可以買三個奴婢的價格),為她打造了一張黑漆描金大床。誰的拔步床更奢華,還成為李瓶兒與潘金蓮爭寵的工具,可見拔步床在當時的社會地位。
櫸木攢海棠花圍拔步床
平地之上,周身大小欄板均為攢海棠花圍,垂花牙子亦鎪出海棠花,風格統一,空靈有致,裝飾效果極佳。據《通俗常言疏證》引《荊釵記》:“可將冬暖夏涼描金漆拔步大涼床搬到十二間透明樓上”,并謂:“今鄉村人尚云拔步床,城市人反云踏步床,非也”。拔步床即床體外設置踏步,且踏步上設架如屋,即有飄檐、拔步及花板。架子外再設架子的“大床”。
楠木垂花柱式拔步床
此床通高2460,長2390,寬2320mm,體形龐大。拔步床也稱“八步床”示其巨大。掛檐及橫眉部分均鏤刻透雕,表現古代人物故事;前門圍欄及周圍檔板刻有麒麟、鳳凰、牡丹、卷葉等紋樣,刀法圓熟,工藝高超,體現出明代中期的典型風格。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