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裝修知識 >

家居大賣場的國際化之路‖那些年風生水起的南京本土家居品牌⑨

文圖 / 胡一刀

六合人劉玉洲,在那個“萬元戶”的年代,靠著搗騰建材生意,發了家,致了富。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南京江北的浦口浦六路上,有一天兀地出現了一座規模不小的裝飾城,賣的是各種建筑和裝飾材料。

這家裝飾城名叫石林建材商場,裝飾城的老板名叫劉豐。

石林建材商場開業的那一天,浦六路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一眾嘉賓西裝革履盛裝出席,新聞媒體的長槍短炮排成長龍,開業儀式那是極盡引人矚目。

為給裝飾城開業增光添彩,人脈資源豐厚的劉豐,請了幾個藍眼睛、高鼻梁的老外來站臺。

老外嘰里咕嚕一通發言,引來全場陣陣嘖嘖聲。

那一天,闖蕩生意場多年的劉豐,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石林商場的盛大開業,標志著那個做建材小買賣的劉玉洲時代的結束,以及做建材大生意的劉豐時代的開始。

建材商人劉豐的經營哲學,是那個時代白手起家做大建材生意的典型樣本。作為南家居裝飾行業“創一代”的代表人物,劉豐無疑是其中的一代梟雄。

當年的光華門石林家居

那是一個有膽量、有頭腦、敢沖、敢闖基本上就能致富的特殊年代。

石林建材商場起來的那幾年,江北尤其是橋北,另有兩家大型裝飾城幾乎同時撥地而起。

做裝飾公司的陸鐵軍,在那里建起了“南京裝飾城”。與福建人曾水沙的“紅太陽大世界”,僅相隔一條路的距離。

江北或者橋北的這三大裝飾城,數年間“三足鼎立”,見證著南京家居裝飾行業從建材生意做到家居生意的巨大轉折。

這樣的“三足鼎立”,在一江之隔的南京主城江東門地帶,也有同樣的一例。不同的是,江東門裝飾城的密集或者熱鬧程度,遠勝于橋北。

金盛、金陵、石林,這三大裝飾城,在不到兩公里長的江東路上,一字排開,貼身肉搏。并由建材而家具繼而建材家具合二為一。

來自建筑之鄉的南通人王華,紅太陽曾水沙的同鄉吳建發,六合人劉豐,南京家居裝飾業的3位大佬級人物,將這里一手打造成了南京人家喻戶曉的建材家具集散地。

江東門的金陵裝飾城已經不復存在

裝飾行業火熱,資本競相進入,促進的是競爭更是發展。那么幾年時間,江東路上,又連續開出了永隆家具城、茂亞家具廣場。

裝飾城火爆的,不僅僅是橋北、江東門兩大聚集地。賽虹橋、光華門,城北,乃至卡子門,又先后火了起來。

離江東門并不遙遠的賽虹橋區域,一座大型裝飾城就坐落其間。

光華門區域,石林在此又步一子。與鄰近的五洲裝飾城,形成犄角。

鹽城人高仕軍的“高力家具港”,福建人曾水沙的“紅太陽家居”,扎根南京城北,又整出了一大裝飾集散地。

卡子門,南京與江寧進出的主要地帶,因為紅星、月星兩大行業大佬相繼進駐、隔路相殺,又為南京家居裝飾業再添一大聚集地。

精明的石林,在此區域又落一子,名做石林家樂家。

自此,南京的橋北和城北,以及河西的江東門、城東的光華門、城南的卡子門,四面八方,齊刷刷地貼上了家居裝飾集散地的標簽。

當年新開業的高力家具港

橋北有紅太陽、金盛(收購南京裝飾城)和石林,城北有高力和紅太陽,江東門有金盛、金陵、石林、永隆、茂亞,光華門有石林、五洲,卡子門又有石林和永隆……

與這些裝飾城同時走向臺前的,是南京家居裝飾業的一代大佬級拓荒者,紅太陽曾水沙,金盛王華,石林劉豐,金陵吳建發,高力高士軍,永隆陳寶龍……

那是南京本土裝飾城業態最為輝煌的一段歷史。

如果說,起初的裝飾城,是南京家居裝飾業迎著政策利好而蓬勃興起的特有形態,那么,千禧年前后逐步興起的“國際化”的家居大賣場時代,則是一段承前啟后的大發展時期。

那個時期,分布于南京各個區域的大型裝飾城,極速地向“國際化”升級。大而亂的裝飾城,被高大上的國際家居大賣場快速替代。

伴隨著家居大賣場快速“國際化”的,是品牌產品的升級、場館硬環境的升級和服務軟環境的升級,以及人的巨大變化——第一代創始人先后退隱或者轉移戰場。

當年的紅太陽家居,今天的弘陽家居

石林創始人劉豐,在成功打造石林航母之后退隱江湖,石林產業隨之一分為三。他的兒子劉正元和他的兩個女兒,分別接棒石林家樂家、光華門和浦六路產業。

一分為三的石林,依然屹立在南京本土家居賣場的前陣,但相比劉豐時代的聲音明顯低調了許多。

而且,隨著房地產的興起,“石二代”劉正元的眼光開始轉向。代替他主政家居的,是他的太太姜玲。

紅太陽也不再叫作“紅太陽”,“弘陽國際家居”成了它的新呼號。這家“善變”的企業,改變的不僅是企業名稱,大老板曾水沙的姓名也改成了曾煥沙。

同樣,曾大老板的眼光,也不再聚焦家居。他的太太陳思紅,成了新的弘陽家居的舵手。

金盛大老板王華,將金盛家居乃至商業板塊業務,也交給了同胞兄弟王中華。升級后的金盛國際家居,一時竟發展成為當年在南京盛極一時的“四架飛機”之一。

這是南京房地產業和家居裝飾業雙棲雙飛的一段鼎盛時期。

龍蟠路上的家居樂已經變成了龍蟠匯

由創始人從建材生意開始起步的裝飾城,到建材家具江湖一統的國際家居大賣場,南京本土家居零售業態始終走在南京商業的前沿,并成為造富的沃土。

當年那個開間小門市賣水泥黃沙瓷磚馬桶的劉玉洲,他是否會想到,今天的南京,有著數以萬計的人靠著建材家具生意發家致富,以及十數萬計的人以此養家糊口?


【寫在最后】

那些年風生水起的南京本土家居品牌系列文章,至此已然全部寫就并發布完畢。文章以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個人住房消費興起為源點,簡單回顧了南京本土家居部分知名品牌,與時代共成長的發展之路。從家裝行業市場的興起,到品牌家裝公司,再到裝飾材料、家具品牌以及主要家居賣場,速寫了一幅南京本土家居品牌的風生水起圖。不求注目,只求回憶。畢竟,這是南京家居裝飾業最為輝煌的一段記憶,也是人情世故、事態變幻的一段見證。輝煌難再有,故事仍在續。開始起步進入智能化、數字化時代的南京家居裝飾業,明天的太陽,依然是新的。

END。。。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